- 首页
- >
- 精品图书
- >
- 中版好书榜
- >
- 2023年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
- >

本书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全景展示自远古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史画卷,突出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本体(音乐家和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思想、音乐理论等各个方面的时代成就。书中吸纳近年学界诸多新的考古及研究成果,针对学科发展现况,以史学研究的“通贯意识”和整体性观念,在写作思路和…
本书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全景展示自远古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史画卷,突出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本体(音乐家和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思想、音乐理论等各个方面的时代成就。书中吸纳近年学界诸多新的考古及研究成果,针对学科发展现况,以史学研究的“通贯意识”和整体性观念,在写作思路和方法上作出不同于以往其他中国音乐史学著作的探求与实践,特别是对于中国音乐历史上重要转型时期内容与框架的重新构建。
刘再生,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曾任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被多所专业音乐院校聘为客座教授。多年深耕中国音乐史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出版著作《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等十余部,其中《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荣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著作类一等奖。在各类音乐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代表论文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0世纪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评价历史人物的求实精神——再谈对杨荫浏的评价》《新作迭出 百舸争流——“后杨荫浏时代”中国音乐史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民族管弦乐的三千年和三十年》《论“杨黄学派”史学思维的基本特征》等。曾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1995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2016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2011年)、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2016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