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 | 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图书详细内容

《甲午战争十二讲》集中了马勇30年来研究晚清历史的心得,由整理其各地讲稿而来,通俗而亲和。作者跨越狭隘的立场,以史学家对历史的温情敬意,从东西文明至19世纪的演进、传统宗藩与现代国家的体制歧异,资本内在的冲动和抑制,涉入这场战争诸国的政治、民族心理,以及诸多被忽视的历史细节,重构了甲…

作者:页数:212分类:历史 地理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08ISBN:9787507541298
定价:¥39.00版印次:1

两个甲子的轮回,围绕甲午战争仍然是是非非。区别于众人合著的文集,区别于“间谍说”、“投降说”等妄言碎语。著名学者马勇以30年之研究心得,重回历史现场,以一己之力讲述甲午年的战争与温情。

这才是甲午!一代名家的精读新解,告别众声喧哗。回到历史深处看现场,拒绝悲情妄说。甲午年的中国,有你想不到的复杂,有你未知的温情!

阅读马勇的甲午,跨越轮回的中国。

内容简介

《甲午战争十二讲》集中了马勇30年来研究晚清历史的心得,由整理其各地讲稿而来,通俗而亲和。作者跨越狭隘的立场,以史学家对历史的温情敬意,从东西文明至19世纪的演进、传统宗藩与现代国家的体制歧异,资本内在的冲动和抑制,涉入这场战争诸国的政治、民族心理,以及诸多被忽视的历史细节,重构了甲午战争的历史现场,展现了教科书未曾有过的新视点和新理解。

  目  录  

引 言/1

第一讲

文明冲突还是利益驱使/1

中日两国有上千年的交往史。其中,日本以学生自居,谦恭地学习着中国文明。当近代西方势力东来,一个全新的文明形态影响着东方,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及时转轨,日本则将老师的教训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他没有背负中国那样沉重的历史包袱,而是轻松转身,脱亚入欧。中日两国后来的冲突,能从这个分道扬镳的契机中寻找到某些深层的因素。

第二讲

条件“成熟”时,积累的势能便会爆发/21

中日战争的爆发有擦枪走火的偶然因素,也有非常复杂的原因。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中日两国政治家的几番较量并非如我们今日所想象的那样一直在种植

仇恨,中日之间有利害冲突,也有利益交集。两国的领导人还是以化解冲突为主导。但在后来各种因素作用下,最终导致历史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别的方向上。

第三讲

“东学党事件”让中日军队在朝鲜相遇/41

1894 年,因“东学党事件”,朝鲜向清政府求救, 希望中国派兵镇压东学党。李鸿章经过一番纠结终于决定派兵。事情的发展本应简单:东学党被镇压,朝鲜秩序恢复正常。但是,历史往往是许多偶然事件汇集而成的必然。这个时候,清政府和朝鲜以为不会出现的日本居然也出兵了,而且人数是中国的四倍。于是,局势瞬间由简单变复杂。

第四讲

节外生枝:所谓“朝鲜内政改革”/51

朝鲜政府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如此复杂,请清政府出兵朝鲜,本已与各国达成共识,且日本并未反对。不料,清军刚来,日本却变卦也要出兵。这让朝鲜、清政府陷入尴尬。底气不足的朝鲜政府请求两国退兵; 李鸿章也郑重建议共同撤军。对于共同撤军,日本并无异议,但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设想:日本要和清政府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以防止“东学党事件”再次发生。

第五讲

一场没想打的仗因朝鲜如箭在弦/57

当李鸿章为共同撤军的事情忧心时,俄国和英国出现了。为了维护各自在东北亚的利益,两国自告奋勇充当调解员,要说服日本撤军。但俄、英的请求被日本拒绝了。或许是因为李鸿章太看重俄英两国的斡旋,在危机爆发之后,李鸿章并未向朝鲜再派兵。但李鸿章的做法没有换来日本的积极回应,日本持续向朝鲜用兵。中日冲突箭在弦上,到了这时,李鸿章才急忙调兵遣将。

第六讲

中日宣战:偶然与必然/71

历史中的每一次瞬间都有其偶然与必然。“东学党事件”将中日两国兵力集于朝鲜,这是偶然事件,但中日军队相遇在朝鲜似乎又是必然,因为日本资本对外扩张的要求迫使他要打通陆地连接线,而朝鲜是其势在必得之地。所以偶然的事件成为必然事件的燃点,遇到火星便会爆燃。在经历牙山、成欢驿之战、“高升号事件”的前奏之后,中日甲午战争还是无法避免地爆发了。

第七讲

谋兵布阵:有预案和没预案/81

虽然与日本的军事冲突是被迫的,但8月1日中日宣战前后,李鸿章还是开始谋阵布局,做好战争准备,一方面往朝鲜南方派兵去解救叶志超、聂士成率领的两千多清军,另一方面往朝鲜北部地区运兵,借陆路直奔平壤。他的目的非常清晰,即便丢了朝鲜,清军也应该在平壤与日军好好打一次,就像十年前在越南那样。这既是宗主国的责任,也是中华帝国的面子。

第八讲

甲午海战:依然英雄/89

北洋水师是近代中国第一支具有近代思想的国家军队,他们的高级将领普遍在西方接受过近代思想的启蒙,拥有很不一样的国际视野;他们在黄海海战等一系列战斗中勇猛顽强,并不比日本海军逊色。我们今天纪念甲午战争,就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回望往事, 纪念这些不惜牺牲捍卫国家的英雄。

第九讲

和比战难:德璀琳、张荫桓和邵友濂/105

眼看清政府和日本间的战争无法避免,朝廷还是倾向于能不打就不打。但和比战难。即便朝廷想停战, 想和解,也不能有失体面,如果让皇上像发布宣战诏书一样发布一个求和诏书,绝对有失朝廷威严,完全不可取。各国外交官没有办法介入调停,清政府又不好主动求和,怎样才能与日本政府进行沟通?想来想去,先派了一个海关税务司的洋员去日本试探。

第十讲

日本人终于等来了李鸿章/133

李鸿章在整个甲午战争中处于一个最尴尬的处境: 战前不愿打,开打了要他指挥,打败了之后又只有他能去谈判。相对官方谈判中的艰难,一次刺杀事件, 为赴日谈判的李鸿章赢得了转机;与伊藤博文的闲聊, 又带给李鸿章建立近代国家的诸多启示,这又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埋下了伏笔……

第十一讲

诸强心态:三国干预还辽 /177

《马关条约》其中一条将辽东半岛永久性割让给日本,日本的“大胃口”终于得到了满足。但日本忘记了还有其他人也想染指东亚。俄国、德国和法国三国于《马关条约》签署后第六天便向日本政府发出通知:劝谕日本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三国还要求日本在十五日之内给予答复,甚至准备派海军舰队前往东北。

第十二讲

台湾的伤、台湾的痛/189

《马关条约》签订,台湾人得知台湾要被割让的时候,群情激奋;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台湾的伤痛更深。张之洞和唐景崧达成共识,向台湾愿意抗击的民众提供武器,形成内部抵抗力量,“废约再战”的呼声高涨。但是,李鸿章一纸报告让朝廷打消了念头……台湾问题是甲午战争留给中国人的一个巨大的伤害,一个心灵的创伤。

余 论/197

精彩试读

【1894年为何是中国的“政治大年”】

1894 年是中国的政治年,就像我们开奥运会、十八大一样,这一年对中国来讲至关重要,主要原因就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清政府的行政能力。

历史研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研究者要有能力勾联相关事实,从中寻找表面上看不出的关联。历史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把一些你可能感觉到的蛛丝马迹当中有关联的细节,串联起来。所以我讲甲午战争,可能跟其他人讲的不一样,因为我观察事情的视角有所调整, 这必然导致我的讲述与原来的叙述会不一样。除此之外,我还倾向于把国内的政治变化和国家之间的关联结合起来。在这个结合当中,我也是刻意处理的。比如前面讲到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明治维新之后导致政治结构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变化、政治运转,许多观点就与传统观点相当不一样。中国在甲午战争之前,恰恰也遇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很多学者也注意到了,但没有很好地去解读。上一讲所提到的,中国的犹豫不决、李鸿章的犹豫不决,其实都是在维护中国本身这样一个政治大局,1894 年是中国的政治大年,大到今天我们怎么去估价都不为过。当然我们在过去并没有体会到它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在哪?它的重要性就在于:中国王朝政治背景下,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或许会有人认为我的这一评述有些夸大其词,其实看完接下来的分析,也许就会有另一番理解。

1894年慈禧太后要退出政治,要把权力完整移交给光绪皇帝。光绪皇帝这个时候多大年纪,应该是二十四岁。慈禧太后是1835年出生的,1860年她的丈夫不幸去世,她二十六岁就带着小皇帝守寡。到1894年,慈禧六十周岁,要过个大寿。慈禧,一个二十六岁的女人带着四岁的孩子,守着一个天下。或许有人会问:怎么能是她在守天下?整个天下是国民的天下、大家的天下。这是现代人的想法,但是在一百多年前是没有人这样想的。一百多年前就是家天下,慈禧太后就是大家长,是一家之主。在巩固权力、守天下的过程中,恭亲王帮了很大的忙。慈禧的丈夫咸丰皇帝在兄弟当中排行老四,他去了之后老六恭亲王帮助慈禧太后巩固权力。1860年,原来咸丰皇帝留下的八个辅政大臣被一网打尽,事实上只剩下慈禧太后和恭亲王联合执政。慈禧太后、东太后两太后统治年间,共同治理国家,看着一个小皇帝。这个时候看着小皇帝,应该说是慈禧太后家里面的不幸。

……

光绪皇帝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对这个国家有一种很深沉的责任感。当时的光绪帝已经二十几岁,在大清王朝的政治架构下,他觉得他已经有实现一番抱负和理想的能力和机会。为了立威,光绪帝在对外问题上显现出了较为强硬的态度。当然,除了责任感、除了想立威,影响光绪帝对外政策的还有他身边的人和当时的局势发展。

当然,光绪帝也不会为了立威而不顾实际情况一定要孤注一掷打一仗。但在他的深层意识当中,有这么一种想法:我不能轻易就让日本人得逞,我不能轻易把大清国的祖业毁在我的手里,这就是责任感。朝鲜是中国的属国,从明朝到清朝都是,几百年的时间了,不能在我手里面丢掉。其实,作为一个小皇帝、一个将要掌握大清国命运的领导人,光绪皇帝的态度应该说是一直比较强硬的。

【建造颐和园是否挪用公款?】

1888年有什么大事发生?1888年北洋成军,十七岁的光绪皇帝要亲政,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这就是一个政治交接。一个老皇帝要退下来,十七岁的光绪皇帝要开始亲政,要建构一个伟大的标志,什么标志呢?就要形象化的东西。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在向那个时代献礼。慈禧太后这一年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打算要退出政治,因为她培养的接班人已经这么有出息了。1888年慈禧太后五十四岁,再过几年就六十岁了。这个时候的慈禧太后,操劳了二十多年,但是这么大的帝国,东边不出事西边出事,总还是有一点事的。不管后来人怎么妖魔化慈禧,说她如何恋权,但是在1888年确实讨论过由小皇帝接班、慈禧太后退出。

在这个时期就出了修建颐和园这么件事。颐和园的位置是光绪皇帝选的,老太太也很高兴,光绪皇帝看了也很好,有山有水,是过去一个废掉的园子。然后拨点银两重新装修、重新整理,这是高高兴兴的事情。当然这里面涉及了用海军的银两修颐和园。好多人在讲,海军的银两修颐和园,是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北洋水师失败有一千个原因,都很难追究到挪钱修颐和园。修颐和园可以算到的钱,根据一些学者的估算,总共是三百万两银子,是北洋水师建设当中的百分之几。它和北洋水师的失败真的没关联。颐和园不仅是慈禧太后要退隐的地方,还有其他功用。这一点远远超出今日想象。颐和园里面有一个昆明湖,昆明湖里面有一个海军学堂。这个海军学堂是什么?它是晚清政治架构中一个必然的东西。

我们知道,清代的政治架构就是双轨制,满大臣、汉大臣,满军、汉军,清朝在许多方面都是满汉双轨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朝廷让曾国藩、李鸿章去建构淮军、湘军,满洲人心里面已经不舒服了。清政府又允许李鸿章建一个北洋水师,满洲人心里面就更不舒服了,因为他们才是“执政党”,就觉得这个水师如不被他们控制,在某一种程度上总是可能威胁他们的统治。因此我们注意到,汉人练新军,满人也练新军;汉人建海军、满人也建海军。汉人的海军在黄海建,在渤海建;满人的海军在昆明湖建。修建颐和园的银两大部分都花在这个昆明湖的海军学堂上了。当然,我不是替任何人辩解,只是告诉大家这其中有特殊的背景和原因。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