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 | 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道德重组:“共和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

让我欣慰的是,我们重建中国文明的时机到来了。这种欣慰不是来自于我的觉悟和我的反思,而是来自遥远的西方。

以激荡的情怀解密中国重组之路

如果用一个主线来贯穿本书故事脉络,那就是作者目前近三十年的投资银行生涯的起伏人生。

图书详细内容

该书为著名投资银行家王世渝继《曾经德隆》一书之后又一部关注中国时政题材力作。以作者几十年来在政府、国企、农村、海南、海外、资本市场等地方与各领域的大量亲历和案例,以一个投资银行家的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限公司”在国有资本、民营企业、金融领域、对外投融资、海南特区、三…

作者:页数:分类:社科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04ISBN:9787516203354
定价:¥48.00版印次:

◎ 作者的可信度和行业领军的影响力保证了本书的可读性和指导性。

◎ 书中对过去的创业经历做了梳理,对未来十年的发展思路非常清晰。

◎ 书中故事性强,于理于情,文笔生动流畅。

内容简介

该书为著名投资银行家王世渝继《曾经德隆》一书之后又一部关注中国时政题材力作。以作者几十年来在政府、国企、农村、海南、海外、资本市场等地方与各领域的大量亲历和案例,以一个投资银行家的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限公司”在国有资本、民营企业、金融领域、对外投融资、海南特区、三农领域等方面讲述真实故事,进行大量的分析思考,提出了极富独创性的建议。

  目  录  

自 序 1

第一章 国退?国进? 1

第一节 国企血缘 4

第二节 国营之荣光 9

第三节 民选厂长 16

第四节 另类国企 23

第五节 “国”与“民”之争 27

第六节 “国”之重组创意 38

第七节 关于公司与公司治理 41

第二章 范日旭及其他“少数股东权益”的生存样板 47

第一节 老板范日旭 51

第二节 “顺风”起航 60

第三节 股份公司 69

第四节 超前的资本运营 83

第五节 穿过玻璃墙 97

第六节 写给范日旭及中国的“少数股东权益者” 108

第三章 海南岛及中国的“子公司” 123

第一节 “海大”毕业 125

第二节 疯狂的历史 128

第三节 子公司的生存逻   139

第四节 “子公司”的多个版本 145

第四章 中国的金融及我所  历的资本市场 153

第一节 中国的金融误区 156

第二节 见证历史 161

第三节 别样世界 167

第四节 初识投资银行 172

第五节 小刀初试 178

第六节 资本大鳄是这样诞生的 184

第七节 北方五环之谜 190

第八节 资本市场的中国道路 204

第五章 国际化“共和国有限公司”的走出去战略 215

第一节 全球新视野 217

第二节 通往海外之路 220

第三节 千年商机 237

第四节 别成千年遗憾 242

第六章 “农的传人” 247

第一节 被误读的农业 249

第二节 大巴山故事 253

第三节 神奇的魔芋 256

第四节 “三农”新解 263

第五节 人参与普洱茶——永远的教材 268

第六节 天道之违 275

第七节 第三次土改——益阳“草尾模式” 284

道德重组——“共和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代后记) 295

精彩试读

自 序

重组,是一切生命具象与抽象的运动过程。

1991年夏天,我开始了我的亡命天涯。所有的钱只够买一张去广州的火车票。漫无目标的我,就像大海上漂泊的一叶小舟,被波浪无情地抛到了一个荒芜的沙滩上,这个沙滩让我过去三十四年的人生“归零”,我不得不选择新的生存方式。没想到,我的这个选择,竟然是投入了一个巨大的洪波之中。至2012年,我这颗“沙粒”伴随着这个荒芜的“沙滩”被巨大的洪波卷进大海,整整经历了二十一年的漂泊。如今的“沙滩”基础被夯实,已经是高楼林立;而我却被淹没其中,非常渺小。但是我见证了它的崛起,见证了这个来自资本主义的资本市场与社会主义国家相融在一起的奇妙经历。这种融合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从未有过;这种融合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重组。这个重组至今还没有结束,还在由浅而深,由深而浅地交替着。也许,重组永远不会停息。

重组,意即重新组合。它是一个金融或经济术语,是各种已有的和未知的商业存量资源在一个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系统内重新配置、重新命名、重新定义、重新分配而使原有内在结构发生变化的、持续不断的商业行为。但是,当重组一词超越经济范畴时,它也可以是整个社会资源或裂变、或变革、或修改规则、或颠倒秩序、或兵戎相见、或心旌激荡、或天翻地覆的惊心动魄的过程。

一百年前,推翻满清王朝的辛亥革命,颠覆几千年传袭下来的封建世袭秩序走向共和,是中国历史的重大重组;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重大重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从“文革”结束以后的1978年开始的这场历经三十多年,至今还在继续着的不涉及民族独立、不用飞机大炮、不用政权更替而进行的体制变革,更是一次震慑心魄、决不逊于一场战争的重组。

中国如此,世界也如此。上世纪苏联的解体、两德合并;近期的茉莉花革命所引发的埃及、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发生的事件莫不如此。

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是陌生的,因为他们没经历过大炼钢铁;对于六七十年代的人又是陌生的,因为他们没尝过灾荒年饿肚子的滋味和文化大革命的荒诞无稽;对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是陌生的,因为他们没有经历“文革”结束,经历权力交替的触目惊心;对于八九十年代的人,我又是陌生的,因为我已经难以在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里找到八零后、九零后们晃动的3G手机和微博空间,找到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共同的语言。社会就这样交替着、变换着、穿越着、重组着……

欧洲走过中世纪、走过文艺复兴、走进工业革命、创造现代文明用了四五百年。即使像美国这样自南北战争结束,开创统一、民主、强大的美利坚完成工业革命成为高度发达国家,也用了二百多年。在中国,西方经历几百年的历史阶段竟被浓缩在我们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几十年与几百年的融合、冲突、交替、碰撞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态前所未有,东方、西方各执一词。在浓缩的时代里,巨大的重组带来的变化和百年、千年不变的灵魂竟同时共存。

我是上世纪大跃进年代出生的,历经灾荒年、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国营企业、下海南行、资本运营一系列特殊时期与特殊事件,经历过贫穷、忍受过饥饿、跌入过深渊、见证过战争、伴随过激荡、又享受过富足。最终作为中国这几十年重组过程的最深刻、最前沿,至今尚不曾停息的参与者,我是非常幸运的。这些重组经历,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巨大的人生财富。

以三十年来看,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向中国式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六十年来看,我们结束了一百年兵荒马乱、血雨腥风的战争和四分五裂的社会形态,开始了一个完整、统一、强大的政权;以一千年来看,我们从世界之巅逐渐跌落,坠入黑暗的深渊。而今,一轮来自又一个世界之巅的光芒在向我们投来。

这缕阳光最终是否能照耀着我们,不仅仅是三十年、六十年的时间距离,更需要我们奋力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精神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不断而深刻的变革与重组,而且方向明朗、道路清晰、充满激情、方法得当。这是我们每个人、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整个民族共同的使命。我们重组着,我们也被重组着。于是,《中国重组—— 一个中国投资银行家的亲历与思考》这本书的命名油然而生。

《中国重组—— 一个中国投资银行家的亲历与思考》是我经历二十多年资本市场后,尝试着将国家“公司化”的一个假设式的解读。国家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组织体系,它以疆域为界,将人类组织在不同的国家秩序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维护着人类的独立、自主、自由。而公司则是一个年轻而同样伟大的组织。公司诞生几百年来,它以盈利、赚钱为目的,由商人将各种商业资源组织起来,利用智慧、信息、资本、生产资料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使公司发展盈利的同时为国家创造巨大税收,推动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尤其是现代公司制度发明以来,公司更是将资本与经营分离、将公司与地区分离,形成跨生产经营方式,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跨种族、跨阶级、跨意识形态的超越国界的组织。几千年历史的国家与几百年历史的公司比起来,我以为,公司有着更加不同凡响的意义,公司比国家在推动人类发展与进步方面作用更大。中国重组这几十年来,核心是引进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以公司为核心组织的经济,没有公司为载体,哪有市场经济之谈?因而,借鉴几百年来形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形式作为参考,用于一个国家的经营,或许非常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在全世界范围来看,我以为,在这方面最成功的国家莫过于新加坡。难怪有人将新加坡称之为“新加坡有限公司”。

中国市场经济之路是公司化之路,国家经营也越来越像公司经营,至少,国家在市场化、公司化经营过程中,借鉴了越来越多的公司组织规律来经营国家。在本书中,我以一个投资银行家的视角对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生活的这个“公司”,进行描述、认识、感悟,重点是二十多年来我经历、参与或者主导的投资、改制、并购、上市、重组过程中的许多案例、许多故事进行分析、思考。透过这些案例和故事,回顾中国从三十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在微观层面的深刻变化;展示中国资本市场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企业、企业家、中国经济在不断变革和重组、发展过程中由无知、粗放、盲目、野蛮、荒唐到成熟、理性、规范、壮大的千奇百态;也有经历二十多年资本市场之后对今天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思考;有多姿多彩的创业故事、赚钱故事、倒霉故事、赔钱故事、玩弄资本的故事、被资本玩弄的故事。所有这些,无一不是真实的过往,真实的画面,真实的情怀。

新世纪刚刚进入第二个十年,世界就发生了过去几十年都不曾有过的变化。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开始明显地打破着世界的平衡,这种平衡的打破在历史上几乎都是战争、冲突、流血、颠覆的结果。和平年代在较短时间里用和平的方式打破世界的平衡从未有过。这令全世界,包括全中国自己在内,都有些始料不及。在中国高速成长、发展的同时,西方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又放慢了它们自身的发展步伐,全球经济笼罩在一片悲观的氛围里。客观上加快了中国缩短和发达国家距离的速度。但同时,中国这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质疑之声,做空中国之举、期盼中国经济崩溃的舆论也开始泛起。

社会主义中国在采用了资本主义发明的市场经济之后,高速发展几十年,自身所积累的许多问题释放出来,仿佛又走到一个需要深度重组的历史关头。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们并没有被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所左右,也没有被一直唱衰的言论所恐吓住;同样也没有盲目地沾沾自喜于自己的高速度,及时提出了转变增长方式、建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那么,以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为目标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对中国从经济、政治、社会、精神、文化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持续不断的、科学的、系统的、深层次的变革与重组。以调整自己,顺天应时,把握机会,崛起于明天。

已经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重组的过程,在已经到来的中国发展之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最为重要的历史关头,仍然需要继续重组。

作为一个伴随中国资本市场走了二十多年的投资银行家,我的同行中,至今还没有我们的海外同行美国高盛集团的鲁宾、鲍尔森那么幸运,有机会直接从投资银行家成为财政部长,参与国家的最高决策,像罗姆尼一样参加美国总统的竞选,但我可以有机会在本书中将中国理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限公司”,以一个投资银行家的视角来表达对这个特殊“公司”的重组观点,讲述它的重组故事、设计它的重组方案、建议它的重组未来。

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就像是一次“公司化”的过程。按照西方的发展逻辑,这个过程就应当是私有化的过程。三十多年来,我们“公司化”了而没有私有化。国家不能等同于公司,但中国既然走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就应当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经营国家。

如果将中国理解为一个“公司”,这便是一个采用市场经济手段连续高速增长了几十年的“公司”。在人类社会史上、国家史上、人类的“公司”史上都很罕见。

这个“公司”的股权为国有绝对控股。和美国不一样,美国完全是一个私人资本控股的私有化“公司”,国家更是像这个私人资本的代理机构。私人资本的经营活动创造的税收,“供养”着这个国家平台。虽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美国各政党的选举、总统的选举是完全的民主,但是民主的背后各大利益集团的身影无处不在。而中国的“国有资本”没有量化给全体公民,国家名义上代为行使着全民财产的权利,和美国不一样的是,中国既经营着税收又经营着大量的资本。中央政府像是这个“公司”的“母公司”“控股公司”。按西方公司理论来分析,这也是一个混合型、多元化、跨国经营的“集团化公司”。国家直接经营着巨大的资本是中国和美国的最大区别。

每个部委像是这个“公司”的管理职能部门,每个省都像是这个“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各地、市也像是各省的全资“子公司”。国资委所管理的企业称之为“央企”,相当于母公司直属的、专门从事某一单一业务的“公司”。

在治理结构上,按许多人近几年的观点,我们的党委越来越像“股东会”;全国人大和各级地方人大更像是“董事会”;政协也有些像“监事会”;政府越来越像管理层。党委书记、省长、市长,在下面都被称作“老板”,也确实像董事长、总经理;各部委的主任、部长是这些部门的部门经理。每年都在增长的GDP,也像是这个“公司”的销售总额。每年的财政收入体现为这个“公司”的利润;CPI则像是成本变化;同样,可以大致编出这个“公司”未经审计也无法审计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无一不是这个“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宏观重组方略。每年的“两会”,就像这个“公司”的年度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也许这些比喻并不恰当,但人类文明创造的“国家”与“公司”这两种社会与经济组织形态之间必然有着它们天然的联系。如果细心一点儿,我们还会发现,国家、公司这样的组织内涵竟然与家庭这一人类最基本的组织关系有着惊人的相似。中国的国家组织、公司组织、家庭组织之间的纵横关系是一脉相承的,而同样,也可以从西方的国家组织、公司组织、家庭组织里找到内在的纵横逻辑关系。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近三十多年来我所经历的这个“公司”在几个要素和环节上的微观故事和我对这些要素和环节的一些宏观性、战略性分析及评价。总共分为六章,包含着这个“公司”旗下的私营企业,也可称之为这个“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在这个“公司”中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直管的“国有企业”的故事;在这个“公司”中作为最年轻的一个“子公司”的海南省;在这个“公司”中有一项主营业务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业务既独立于其他业务之外,又融合于所有业务之中,它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神经,这就是金融和资本市场;这个“公司”与世界其他国家“公司”的业务往来,如进出口和招商引资、对外投资;以及这个“公司”中被严重低估的一个业务:这项业务具有庞大的存量资产,有着最为巨大的“职工队伍”,增长潜力巨大、工资成本最低,它是这个“公司”最具投资价值、最具增长潜力的业务板块,这就是农业。

在这个“重组与变革的”过程里,前三十年的“现代工业”“城市经济”“科技”是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它使整个“公司”一跃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世界吊车之国,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公司”,甚至全球都在预测这个“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大“公司”的时间。

“公司”的这些业务板块在发展方式上还可以通过结构优化,并利用区域“子公司”“孙公司”之间的不平衡进行内在的平行、纵向业务整合来保持其增长的持续性。但是,这些业务发展中带来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整体成本的提高;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越来越庞大的非生产经营性支出,总体结构的失衡积累的越来越大的系统性风险;行政权力与经济权力的相互交叉、高度集中所导致的寻租、腐败,严重地侵蚀着这个“公司”的机体,危害着这个“公司”的健康。若要保持这个庞大的“公司”继续增长,保持其增长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未来三十年,必须依靠农业这一被错误定义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最大的存量资产。将自有资本、信贷资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以及大量的国际、国内科研力量、人才力量、创新的商业模式和高水平的管理大量投入于这一低效率运转的产业领域,改革现有农村土地使用管理制度,重组现有农村资产的配置模式、商业模式、分配方式,让农业资源成为产业资源、成为龙头企业的资源,这不仅可以整体增加“公司”的生产总量、利润水平,提升七亿产业“农民”的工资收入,消化“工业经济”“城市经济”的溢价资产和过剩“产能”,而且还能反哺“工业经济”“城市经济”的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同时,将整体降低成本、形成“和谐”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收入分配结构。若达此目的,这个“公司”将更加健康、更加强大。十三亿“员工”才会更加幸福。

《中国重组—— 一个中国投资银行家的亲历与思考》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讲述过去三十多年来我所经历、所参与的中国重组的故事来探讨当今中国、未来中国变革与重组的方法。希望谨借此书,表达一个中国公民对国家强盛、发达并贡献于人类文明的美好愿望。

也许,很多人不会同意我的观点或者比喻,不会同意越来越集中的社会资源和权力在“公司化”;也可能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主义太多,市场经济太少,不仅没有“公司化”,反而走向了非市场化。观点会很多,也会更好。

2013年3月18日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