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
- 小说
- 艺术
- 古籍善本(国学)
- 动漫绘本
- 生活
- 励志
- 社科
- 经管
- 文化
- 教育
- 幼儿读物
- 体育
- 外语
- 历史
- 地理
- 计算机
- 科技
- 生物
- 医学
- 农林
- 工业
- 综合
- 进口原版
-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之比美。《资治通鉴》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在这部巨著中,作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而且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资治通鉴》在千年的流行过程中,它的学术人才社会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入以来《资治通鉴》的各种版本层出不穷,但质量较高却所见甚少,可谓“风毛麟角”。而相当一部分版本是不负责任的粗制滥造,或断章取义,或妄如评注,贻误读者。《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巨著,主编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原欲定名为《通志》,神宗即位后,把《通志》改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0年),下止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分为294卷,共计300多万字;另外《目录》30卷,《考异》30卷。编成这部巨著共花了19年的时间。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资治通鉴》,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他把历史上的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资治通鉴》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以为后世君主的鉴戒。《资治通鉴》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关于军事、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史学等方面的历史记载。《资治通鉴》所搜集的材料十分丰富,据估计,《资治通鉴》所引之书多达300多种。《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史,不仅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统治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全书体例严谨,前后脉络分明,语言文字也极为简练。这些对后世史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标点资治通鉴说明刻通鉴正文校宋记述略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磐与文署新刊资治通鉴序社宗资治通鉴序第一周纪一起戊寅(前四○三)尽壬子(前三六九)凡三十五年烈王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王元年至二十六年王元年至七年第二周纪二起癸丑(前三六八)尽庚子(前三六八)尽庚子(前三一)凡四十八年王元年至四十八年第三周纪三起辛丑(前三二○)尽癸亥(前二九八)凡二十三年靓王元年至六年王元年至十七年第四周纪四起甲子(前二九七)尽戊子(前二十三)凡二十五年王十八年至四十二年第五周纪五起己丑(前二五五)尽乙巳(前二五六)凡十七年王四十三年至五十九年第六秦纪一起丙午(前二五五)尽癸酉(前二二八)凡二十八年襄王五十二年至五十六年文王元年襄王元年至三年皇帝元年至十九年第七纪二甲戌(前二二七)尽壬辰(前二○九)凡十九年皇帝二十年至三十七年世皇帝元年第八纪三癸已(前二○八)尽甲午(前二○七)凡二年世皇帝二年至三年第九纪一乙未(前二○六)尽丙申(前二○五)凡二年帝元年至二年第十纪二丁酉(前二○四)尽一戊戌(前二○三)凡二年帝三年至四年十一纪三己亥(前二○二)尽辛丑(前二○○)凡三年帝五年至七年十二纪四壬寅(前一九九)尽癸丑(前一八八)凡二十年帝八年至十二年帝元年至七年